今天
中国航天员集体迎来了“24岁生日”
航天员大队自1998年成立以来
实现了7次载人飞翔使命连战连捷
13人翱翔太空
还记得他们吗——
↑2003年10月15日,施行中国初次载人航天飞翔使命的航天员杨利伟动身登舱前挥手请安。(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做为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那标记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度。
杨利伟:其实那个“第一次”绝不单单属于我,更属于配合斗争的航天人,属于国度和民族,以至属于全人类。是无数人颠末几十年的斗争,无数人的良多次才培养了那个“第一次”。
↑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胜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走出返回舱。(新华社记者赵建伟 摄)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神舟六号飞翔乘组停止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初次多人多天飞翔试验,完成了我国实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尝试。
费俊龙:在太空上看地球,你会觉得人类保存的情况其实很小,就那么一点点处所,必然要和平共处。
聂海胜:太空是奇异的。跟着身体的失重,许多工具会随之变轻、变淡,好比名和利。但另一些工具则会在心里变得愈加明晰和珍贵,好比祖国和亲人。
↑2008年9月24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翔使命航天员乘组与记者碰头。(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飞上太空。9月27日,翟志刚停止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那标记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手艺的国度。
翟志刚:太空安步的觉得很好,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应骄傲!
刘伯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就算再也无法重返地球,我们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荡!
景海鹏:我们有自信心、有决心、有才能,在太空走出中国人的第一步。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那是景海鹏、刘旺、刘洋走出问天阁南门,来到圆梦园广场。(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升空,施行我国初次载人交会对接使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顺利进入太空。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胜利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的飞翔器对接,那标记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好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手艺的国度。
景海鹏:陆地的棕黄,高山的奇峻,缎带似的江河,要多美有多美。
刘旺:我们之间的默契,不需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的心理。
刘洋:航天是一项十分有传染力的事业,你能够感触感染到本身不是一小我在战斗。我们不是英雄,千万万万无名的航天人才是实正的英雄。
↑2013年6月13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翔控造中心大屏幕显示: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向空中科研人员挥手请安。(新华社记者刘潺 摄)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在轨飞翔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停止了一次主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尝试和手艺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停止太空授课。
聂海胜:从战斗机飞翔员到航天员,固然所处置的职业都是高风险,但只要祖国需要我、人民需要我、使命需要我,我就必需义无反顾,因为我的职责任务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太空。
张晓光:代表祖国出征太空的那一刻,胸前的国旗和使命标给我带来无限的力量,骄傲感油然而生。
王亚平: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那是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出征前挥手。(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升空。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主动交会对接胜利。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尝试室,停止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
景海鹏:不管使命需不需要我上,做为航天员就是要时刻做好筹办,宁可备而不消,但不克不及用而不备。
陈冬:只要把空中训练当做太空实战,才气在太空实战中自信沉着,就像在停止空中训练一样。
↑那是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翔控造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向全国人民敬礼请安的画面。(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送入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翔使命是空间站关键手艺验证阶段第四次飞翔使命,也是空间站阶段初次载人飞翔使命。
聂海胜:20多年,3次“飞天”。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每一大步里。
刘伯明:无论到哪里,我希望把航天精神带给青年人。最关键的是有高尚抱负和不懈逃求,那是获得胜利的动力。
汤洪波:从一名通俗的农村塾子生长为一名飞翔员、一名航天员,是祖国的强大为航天事业做出了有力支持。
↑2021年10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翔控造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向全国人民挥手请安的画面。(新华社记者田定宇 摄)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起头我国迄今为行时间最长的载人飞翔,中国空间站有人持久驻留时代到来。
翟志刚:能够描述“觉得优良”背后的表情,那是一种颠末严重考验、打破重重困难,实情实感的天然吐露。相信各人,在克制困难、收成胜利之后,也会“觉得优良”。
王亚平:太空摸索属于全人类、办事全人类。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为实现空间站建成目的而倍加勤奋、拼搏斗争。
叶光富:我们坚信,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必然会在中国航天开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必然会为人类和平操纵太空做出开辟性奉献。
神舟飞天
太空安步
入驻“天宫”
太空授课
苍莽宇宙中的每一幕
都映在航天人、逃星人的眼中
#全球拍天宫#征集活动正在停止中
上传拍摄的中国空间站做品
有奥秘礼物等着你哦!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投稿
出品:李学勇、陈凯星、邹声文
监造:黄明、李砺寒、齐慧杰
筹谋:李国利、黄庆华
造做:黄一宸、杨晓敏、刘艺、张瑞杰、孙伟、占康
编纂:胡碧霞、孔唯千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宣传局
中国航天员中心
结合出品
编纂:高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